-
- 地址:北京市朝陽區曙光西里甲5號院19號樓
- 電話:010-58356984
- 郵編:100028
- 傳真:010-58356979
近日,廣東省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、市發改委、市交通運輸局聯合印發《深圳市低空航空器起降設施布局規劃(2026~2035年)》。
《規劃》要求,按照深圳市委、市政府全力支撐深圳市建設“全球低空經濟第一城”目標,發揮規劃引領作用,強化對建設低空“四個中心”的空間資源統籌支撐,并為后續低空航空器起降設施建設提供專項規劃政策。
《規劃》范圍覆蓋深圳市全域,含深汕特別合作區,并提出2個階段的發展目標。一是到2026年,總體形成分類分級的低空起降設施網絡體系,打造一批示范性低空起降樞紐,支撐重點發展公共服務應用以及培育低空物流、載人運輸新業態,為建設低空全場景示范驗證中心初步搭建起基礎設施底座。二是到2035年,形成體系完備、直達高效、復合創新的低空起降設施網絡體系,支撐超1500個起降點建設落地,賦能豐富多元的低空經濟業態安全健康規模發展。
《規劃》明確,要立足打造“全場景示范驗證中心”,構建包括物流配送在內的“三大類八小類”功能體系。其中,在物流運輸設施體系方面,建立“綜合運輸保障基地—物流轉運中心—末端起降點”三級體系,分別承擔跨域集散、同城轉運、末端配送功能。綜合運輸保障基地為低空物流運輸起降設施等級較高的類型,承擔跨域物流集散,支撐多式聯運,需具備快速補能、應急檢修等綜合性服務保障能力,宜獨立占地或與地面大型物流樞紐合設。低空物流轉運中心承擔同城、城際、跨境物流集散和運輸功能。末端起降點承擔末端到發功能。《規劃》還提出,將新增低空物流運輸末端起降點推薦選址296個,可滿足半導體、生物醫藥等高時效性、高附加值的貨運需求。